中國蒙元時期以波斯語為最重要的外交語言,用以與中亞、西亞乃至歐洲交往;在此基礎(chǔ)他提出直至明初波斯語依然是中國交通外邦最重要的外交語言,具體例證見于《永樂大典》記載的明初派使團出使埃及的資料中稱尼羅河為“盧地尼勒”,乃是一個波斯語詞匯。
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外交語言也是波斯語,顯著的例子是今天保存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國立博物館的用漢、波斯及泰朱爾三種文字刻寫的石碑,另外跟隨鄭和的回回通事(元代的回族翻譯官)所操語言亦為波斯語。
明朝多次派往中亞的使團也使用波斯語,最顯著的例子是“明成祖致沙哈魯國王國書”這份國書的中文簡本見于《明史•哈烈傳》,系由明成祖朝都指揮使白阿兒忻臺(Bai arkintay)出使帖木兒汗國時所攜。其波斯文全譯本見于帖木爾朝史家哈肥子•阿卜魯?shù)闹鳌稓v史精華》。這份波斯文本國書含有許多用波斯語音譯的漢語詞匯,應(yīng)系中國境內(nèi)的波斯語通事譯成,具有漢文化背景。
明朝政府在15世紀(jì)建立了負(fù)責(zé)翻譯波斯語文的機構(gòu)和學(xué)校——回回館?;鼗仞^始建于南京后遷往北京,到18世紀(jì)中葉大約存在了約340年之久?;鼗仞^培養(yǎng)波斯語翻譯人才。根據(jù)回回館的資料記載,其涵蓋的地域是中亞和西亞和東南亞。中國用波斯語與東南亞諸國交往下迄于葡萄牙人初來遠(yuǎn)東之時,即16世紀(jì)中葉。
在元代回回人就開始進入雙語時期,元末明初之際,使用波斯語的中國回族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漢語詞匯。到明中葉,由于禁胡服、胡語的政策等原因,大多數(shù)回族的口語已變成漢語,于是一種用阿拉伯字母拼寫漢語并含有許多波斯語詞匯的文字被創(chuàng)造出來,這種文字被稱為“小經(jīng)”,此種文字今天仍然為回族所使用,但已瀕臨滅亡。